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


原创,时间:2023-04-19 18:29:38

关于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给你解答:

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吗



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随着各地稳经济举措的落实,不少经济学家对如何提振经济也给出了建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建议,在封控区向每个家庭发放1000元人民币,以支持他们的消费。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则建议,向受疫情影响的百姓直接发现金,让他们敢于消费渡过难关。

此外,包括成都、深圳、宁波在内的不少大中城市,近期也开始集中发放消费券,以期提振经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不论是发现金,还是发消费券,都不应该有太多的犹豫。他呼吁,上海等受疫情影响较的严重地区,应尽快出台政策,稳定经济。

​该发消费券还是现金?

记者:最近宁波、成都等多个城市开始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陆铭:消费券本身带有很强的刺激本地经济发展的意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刺激经济,但消费券也有一定局限性。因为消费券不能完全充当现金使用,很多时候消费券只是打折券或者仅限用来购买某种特定商品,对于服务消费的刺激有局限性。

记者:除了发消费券,最近也有学者提出直接发放现金。你认为,哪些情况适合发放消费券,哪些情况适合直接发现金?

陆铭:相对而言,发钱具有补偿的性质,发消费券则有刺激经济的作用。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由于疫情防控措施,受到影响特别大,比如当地对物流、人流、车流的严格管控,影响了生产和生活,应该更多考虑直接发现金。

如果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消费不振等问题,不是因为封控导致的,而是由于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的,就可以考虑发放消费券。疫情期间,没有采取严格封控措施的城市,应该更多考虑发消费券。

另外,要观察冲击是只对某些特定行业产生影响,还是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如果影响是普遍性的,应该发现金;如果只对特定的行业产生影响,比如说服务业,那么可以考虑发放消费券,对这个特定行业进行刺激。

如何精准识别发放对象?

记者:在发放现金或消费券的过程中,该如何精准识别发放对象呢?

陆铭:我赞成给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家庭或个人直接发钱。哪些地区受疫情影响较重呢?比如封控区。按照管控措施,封控区内严格落实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受疫情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不过,除了封控区,有部分管控区,甚至防范区受疫情影响也很大。比如,我们小区就是属于防范区,虽然已经连续很多天没有新病例了,但依旧不能出小区,对不少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影响很大。

具体而言,应该给在疫情期间所有处于封控状态的人,不分年龄、性别、身份(比如户籍)发现金。如果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可以考虑主要发给家庭里的劳动力人口,因为疫情的防控主要造成了劳动收入的损失。

通常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人员是流动的,所以对于发给谁很难去界定。但这次疫情期间,很容易识别谁受到了影响。比如说,很容易查到核酸检验记录。如果一个人连续在一个城市多次做核酸检测,他在这里一定受到了疫情影响。

记者:如果发放现金,发多少合适?怎么发?

陆铭: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不妨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发放一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并按封控时间进行动态调整。现在大家都有手机,如果要发钱或消费券,电子转账都能做到。

记者:目前受疫情影响,部分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制定发放策略?

陆铭:应急要有应急的思维方式。如果对于当地的财政承受状况无法预判,可以分批发放消费券或者现金。实际上,只要有覆盖人群的数据,要估计消费券或者现金支出的数量并不难。

记者:大规模发放现金或消费券,地方政府该如何平衡财政收支问题?

陆铭:现金或消费券这笔支出通过经济刺激和恢复后,又会产生税收,不能只看支出端。如果短期财政吃紧,可以借助发债等手段。发债可以国内发,也可以国际发,而且发债本身就是政府进行财政筹资的手段。我们注意到,最近上海已经开始加大发债的力度了。

除了直接发债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可以起到类似于发债的作用。比如对于收到消费券的商家或者服务业提供者,可以出台一个政策,如果消费券延期兑换现金的话,比如说等到明年政府财政状况好转的时候兑换,可以有3%或者更高的利息。这样的措施,也相当于城市在发债。

“尽快出台政策,不能犹豫”

记者:相比发放消费券或现金,为企业减税、提供无息贷款等是否是更好的经济提振方式?

陆铭:对于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的地区,给企业减税、降费、免租金、低息贷款这些政策都需要,但仅这些政策远远不够。因为这些政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仍然在持续经营。

比如,最近上海持续封控近两个月,对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冲击巨大。这些企业在封控解除以后,甚至可能没有能力继续经营下去。如果这样,任何的减税降费、减租金、社保缴纳延期的政策都已经毫无意义。

另外,在当前的城市里,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除了传统的自由职业者以外,现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小哥、家政服务员,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雇主,所以一些对于企业的救助措施,对这类从业者而言,无法起到救助作用。

记者:补助政策出台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陆铭:在发现金或者消费券这类经济提振方案上,不应该有太多的犹豫。我强烈呼吁上海等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尽快出台政策。

按照惯性思维,不能把公共财政用于给个人或者企业发钱,指的是在常态的情况下。但是现在疫情期间,部分管控措施已经是非常态的。如果说封控措施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其收益有公共性,那么,其代价却主要是封控区个体承担的。政府进行一定的补贴,这在道理上说得通。

(gcy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是真的吗

继杭州、广西、南京等之后,佛山昨晚也宣布将发放亿元消费券,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或佛山通APP参与抽取消费券,佛山也成为广东首个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杭州今天也在首期消费券的基础上,增发5000万元消费券,让利于民,推动城市经济复苏和发展。

各地政府都已积极参与到这场经济复苏之战中,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码”上消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17个省市宣布已发放或近期将要发放电子消费券,且推出地区和金额还在快速增长,目前总额已超50亿元。

据了解,杭州增发的消费券今天上午10点开始,共发放100万份,每份含5张满40抵扣10元的通用券,可在消费时通过支付宝直接抵扣现金使用。此前,总额16.8亿的杭州消费券首批上线,首批200万份被“秒”,网友抱怨“手慢错过几个亿”。同样是今天,郑州宣布将发放4亿元消费券。4月3日起,所有在郑人员都可通过支付宝或“郑好办”APP参与领取消费券活动。

目前,各地发放的电子消费券,多为限定地点使用,以旅游类、餐饮、购物类居多,也有少数为杭州这样的通用型。餐饮类是目前实际使用效率最高的领域,南京数据显示,市民使用高峰为周末,其中八成为餐饮类消费券。

各地跟进背后,源于消费券拉动效果显著。

4.5天,杭州消费券激活消费7亿。加油、补牙、交房租都能用,刷屏朋友圈。

春暖花开,“闷”了许久的市民吃、逛、购热情高涨。“终于有复工复产的感觉了!”世纪联华庆春店吴经理高兴极了,消费券发放后的首个周末,杭州地区世纪联华销售额破6000万。

截至3月31日下午16:00,杭州已兑付政府补贴4500万元,带动消费7.10亿元。

银泰MLB专柜更是一天卖出150顶帽子,“政府帮我们AA,生意更好了!”店长单小姐说。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吴斌珍长期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最希望的是政府用小额的资金支出,激活大家的消费热情,激发企业可利用的资源,尽快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尽快正常运转。”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认为,政府应该多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占用财政资源较少,政府可以承担得起。

数字化为消费券插上腾飞的翅膀

10多年前,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降,我国多地也曾推出消费券以提振消费。2009年,杭州发放三批次共计9.1亿元消费券,并通过“旅游消费券”在短期内刺激了“政府支出5元,拉动旅游消费289元”的高端消费。

10多年后,各地选择通过阿里巴巴、支付宝等数字化平台进行合作,激活消费的同时,助推商家实现数字化经营。

据了解,佛山经过多平台比对后,选择了支付宝提供平台技术支持,同时充分撬动电商平台、行业组织、企业商家等市场资源,通过发放惠民电子消费券的方式,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推动消费恢复增长。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刘远举表示,数字化消费券正助力地方消费市场迅速回暖升温。从首批消费券发放地区的实践来看,支付宝的实名认证和风控技术能够充分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数字技术还能确保消费券用于真实消费场景,实实在在拉动消费。杭州等一些地区的消费券拉动效应超过15倍,实现政府、商家和民众的三赢局面。

疫情结束后,第一天你会干什么?

我↓↓

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是真的吗



本文拓展问题:

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吗清华教授被骗1760万大致事件和网友评论清华教授1760万清华奖励50万清华教授支招理财清华教授捐款清华教授捐出毕生积蓄1500多万清华教授建议发5000亿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