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临,我省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祭奠英烈活动,采取云祭扫、代祭扫等方式向英烈寄托哀思,并加大对烈属的关心关爱力度,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
为方便广大烈属和社会各界足不出户缅怀英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厅官网开设“网上祭英烈”活动专栏,通过点击“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活动移动窗,即可在“向烈士献花”“向烈士鞠躬”和“感言寄语”等版块,向家乡的英烈表达缅怀之情。据统计,仅4月3日、4日两天,就有近5万人参加“向烈士献花”活动。
4月1日上午,省和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代表等20人,来到福州文林山革命陵园开展代祭扫活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默哀行礼,鞠躬致敬。现场还组织干部职工为每座烈士墓擦拭墓碑,描金描红,让墓碑更加干净整洁、熠熠生辉。其间,还同部分烈士亲属进行视频连线,慰问烈属。
为满足市民群众对祭奠烈士的需求,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10名烈属参加代祭扫服务,以集体公祭的方式表达对烈士的无限缅怀和哀思,弥补了烈士亲属不能亲自到场祭扫的遗憾,及时传递了思念之情。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20名荣立三等功以上退役军人为无法到烈士陵园祭扫的市民、烈属提供代祭扫服务。代祭扫服务包含致祭文、行军礼、擦拭描红、敬献鲜花以及现场视频连线烈属展示代祭扫全过程。上杭县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军烈属等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已为英烈献花3万朵,留言4000多条,点击率达3万多次。
来源:福建日报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绥芬河市是一座与俄国接壤的边境小城,由于和俄罗斯近在咫尺,绥芬河不可避免有一些与俄罗斯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
这种纪念馆位于该市长江路17号,是一栋仿古建筑,占地12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就有600米,来往的游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这些游客中既有中国人,也有俄国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脸上笼罩着浓郁的严肃与哀伤。这位嘎丽娅究竟是谁?为何会有这样巨大的影响力?
嘎丽娅的家庭嘎丽娅是中俄混血,其父名为张焕新,是个勤劳肯干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山东省掖县。清末民初,中国大地内忧外患,满目疮痍。
由于饥荒,山东人的生活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为了活命,一批一批地北上,前往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东北。张焕新便是其中的一员。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张焕新来到了绥芬河市,在此做起了海鲜生意。不得不说,张焕新是很有商业头脑,没几年的光景,他就从一个穷闯关东的变成小有成就的生意人。
张焕新在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名为菲涅的苏联姑娘。菲涅年轻漂亮,性格活泼开朗,张焕新头脑精明,勤劳肯干,二人互相吸引,越走越近,最终结为了一生伴侣。
二人在婚后,有了四个爱情的结晶,嘎丽娅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女孩,父母将其视若珍宝。
到了上学的年纪,嘎丽娅进入绥芬河的俄侨学校,那里名师如云,而嘎丽娅又头脑聪明,没过多久,嘎丽娅就顺利掌握了中、日、俄三国语言。
嘎丽娅不但成绩优异,而且还是一个文艺尖子,特别擅长唱歌,她演唱的《白色刺玫花》曾获一等奖。在获奖后,其又来到了素有“冰城”美誉的哈尔滨,嘎丽娅的女中音在音乐会中大出风头。
学习好,文艺好,嘎丽娅顺利地成为了学校中的风云人物。在其毕业后不久,顺利留在俄侨学校担任日文、音乐两门学科的教师。
嘎丽娅授课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做人又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师道尊严”的架子,故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嘎丽娅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
但嘎丽娅的父亲张焕新年事已高,很难继续从事复杂的商业活动。为了给父亲分忧,嘎丽娅两个学期后就辞职回家,帮助父亲打理家族生意。
嘎丽娅年轻漂亮,能说会道,很多人都愿意和她做买卖,张家的生意越来越好,附近的商户都说嘎丽娅是个好样的。
虽然工作劳累,但嘎丽娅依旧无法忘记自己的音乐梦想,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歌曲。其中《丁香雨》一歌由于旋律生动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曾流行一时。
嘎丽娅的生活很充实,但她也有她的烦恼,那就是日本侵略者。
自从1931年的918事变以来,日军盘踞我国东北多年,在这片沃土上犯下了不少惨无人道的罪行,给中俄人民带来了无数苦难。
嘎丽娅面对日军一桩桩,一件件的丑行,内心中十分愤怒,她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有人可以将日军驱逐出境,从而使中俄两国人民可以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天长山劝降1945年,对世界人民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
世界人民将从长时期的压迫与战争中解脱出来,迎接一个幸福、和平的新时代。但是在天降破晓前,依旧有黑夜的存在。
在绥芬河有一座天长山。该山又高又陡,易守难攻。有450个军国主义的死硬派,占据了天长山,试图负隅顽抗,做困兽之斗。
为了获得真正的和平,苏联红军决定对天长山日军进行劝降。从古至今,劝降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劝降人的水平息息相关。在这一次的行动中,这个劝降人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会说日语。第二,要能说会道,能以实际为基础,将利害关系分析的清清楚楚。
经过一轮一轮地遴选,嘎丽娅走进了苏军的视线。
但是嘎丽娅的母亲菲涅却不同意,世界上没有比母亲更心疼子女的了,菲涅在绥芬河居住多年,曾屡次目睹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凶恶,她怎么能舍得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去虎口呢?
可嘎丽娅去意已决,战争与苦难是可以磨炼人的,经过常年累月的磨砺,嘎丽娅的性格无比坚毅。为了苏联红军与绥芬河人民,嘎丽娅决定要冒这次险。
菲涅没有说话,她知道女儿的性格倔强,只要她认准的事儿,谁都无法改变。菲涅眼睛中噙满了泪水,她将自己最喜欢的红头巾裹在了女儿头上,她希望这个红头巾可以保佑女儿的安全。
嘎丽娅笑了笑:“妈妈,请您别害怕,有红军保护我,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嘎丽娅在苏联红军战士的护送下,来到了天长山山附近。
嘎丽娅望着天长山,想了半晌,转过头对苏联战士说:“同志们,你们在这里等着吧。我一个人过去,人要是一多,日本人是会起戒心的。”
为首的苏联战士名为菲多尔琴科,他点点头,十分关切地说:“好,注意安全,要是有什么不对劲儿的,你就回来。”
嘎丽娅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大步走向日军基地。苏联战士们紧紧地嘎丽娅的背影,直到她化作一个红点,走进了日本要塞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嘎丽娅进入日军基地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出来。
菲多尔琴科紧紧盯着手表,不安与焦虑笼罩在他年轻的脸上。此时虽然是八月份,但每一个苏联战士的身上都感受到了刻入骨髓的寒冷。
天渐渐黑了,在凄冷月光的笼罩下,天长山显得格外的恐怖。
忽然在要塞中传来了尖叫与咒骂,一声高过一声。啪!枪声响了。战士们明白,嘎丽娅的行动失败了,他们永远失去了那个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姑娘。
菲多尔琴科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大声道:“无线步话机呢?快点拿过来!请示上级,攻打天长山要塞!为嘎丽娅姑娘报仇!”
经过联系后,苏联军队调来了重炮,不间断地轰击者日军要塞。一开始日军还在愤怒的咆哮、咒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渐渐变得微弱。
由钢筋混凝土打造的要塞,瞬间被移为了残垣断壁,450名军国主义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苏军、嘎丽娅的亲属翻遍了战场的遗迹,但却依旧没有看到嘎丽娅的遗体,他们找到的只有嘎丽娅生前所围着的那条红围巾。
菲涅拿着女儿的围巾哭了,那一年,嘎丽娅只有17岁。在今天,不过是一个还没成年的高中女孩。
空气中弥漫着悲哀的气氛,没有人说话,围观的苏联战士们一个个摘下了自己的帽子,低着头,寄托着自己的哀思。在嘎丽娅牺牲96个小时后,日军正式宣布投降。
孙伯言与嘎丽娅虽然嘎丽娅的故事很感人,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不为人所知,直到29年后的1984年。
当时在绥芬河的地方史志编研室,有一个名叫孙伯言的编辑,此人治学态度极为认真,深受同行的赞扬。
有一次,孙伯言因故查找当地公安档案,在偶然间,发现一条简短的信息:“当地居民张焕新的中俄混血姑娘劝降日军,英勇牺牲”
这一段的记载不过短短的二十来字,但是却引起了孙伯言无尽的遐想。出于一个职业编辑的敏感,他本能地感到这短短的记录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
于是孙伯言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进行追访、调查,终于在1994年的时候,还原了故事的原貌。
了解事情始末的孙伯言被这个勇敢坚强的姑娘打动了,他觉得英雄不应该被埋没,应该去宣传嘎丽娅的故事,为她树立起一个纪念碑。
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孙伯言。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十年,现在宣传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奔波劳碌不过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但是,孙伯言偏偏有一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气魄,从1998年开始,孙伯言就在绥芬河的报纸上发表一些有关于嘎丽娅的文章。
很多绥芬河的居民都由于他的文章,认识了嘎丽娅这个勇敢善良的少女。但这依旧解决不了纪念碑的资金问题。
当时的孙伯言担任教师进修学校的副校长,故此会时常参加会议。
孙伯言一遇到当地出名企业家,就给他们讲述嘎丽娅的故事,向他们寻求资金。有一些企业家被嘎丽娅的故事感动了,但资金却周转不过来。而有些企业家虽然有资金,但就是不愿意慷慨解囊。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2004年的时候,为嘎丽娅树立纪念碑的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孙伯言有个叫罗新礼学生,经过多年的商海沉浮,此人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被老师的坚守感动了,愿意为老师提供资金。
有了资金后,孙伯言尚不满足,他想要更进一步地推动嘎丽娅的故事。于是,他想请中俄两国的设计师,共同设计纪念碑,并且请俄罗斯总统普京题词。
这个想法获得了时任绥芬河市委书记兼市长徐广国的大力支持,孙伯言的想法虽然获得政府方面的支持,但他依旧面对着一重又一重的障碍。
负责制作纪念碑的是俄罗斯的列宾学院,该学院是俄罗斯著名的艺术研究院校,诞生了不少世界文明的艺术大师。这样的一座学院收费自然是昂贵的,孙伯言所筹集的那点资金,无疑是杯水车薪。
正在孙伯言为资金而为难的时候,列宾学院的院长被这个朴实但坚定的中国男人感动了。他不但大幅度地降低了纪念碑的收费,而且还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孙伯言联系普京的西北特使。
经过漫长的等待,孙伯言终于等到了俄方的来信,在信上说:“普京总统很乐意题词,但基于总统一职的特殊性,题词一事必须走正规的渠道,由中国的外交部门向俄国的外交部正式提出。”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孙伯言喜出望外。又经过了一番波折,终于在获得了普京的题词,题词上是这样说的:“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铭记过去,面向未来。”
在2007年的时候,纪念嘎丽娅的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在绥芬河建成。
这座雕像是由青铜所打造的,嘎丽娅生着一对美丽的翅膀,举起双手,高高地挥舞着手中的头巾,充满了一个烈士应用的气魄与英伟。
如今,这个纪念碑已经成为了绥芬河市的一张名片,每一年都有如云的游客来到这里,在烈士的雕塑之下,寄托着自己的哀思。
纪念碑是建成了,但孙伯言却没有停止他的“嘎丽娅梦”,为了更好地宣传英雄的实际,孙伯言又参与了嘎丽娅音乐剧的创作。
这部由空政文工团独立创作演出的音乐剧,曲调优美动人,歌词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让嘎丽娅的故事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在战争时代,在中国的土地上有无数个嘎丽娅。他们深爱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和平,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如今,中华民族已经步入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先烈们的故事,沿着他们的足迹大步向前。
对于嘎丽娅的故事,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